QQ咨询

新闻动态

NEWS

新乡土主义与乡村旅游

日期:2018年10月19日新闻来源:

新乡土主义近年来在国内兴起,同时在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也已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推动手段;在新乡土主义模式之下,乡村的旅游休闲开发怎样保留传统乡村底蕴?新乡土主义会给乡村旅游休闲活动开发带来哪些亮点?


一、背景缘起


新乡土主义(又称新地域主义、新地方主义等)风潮最早开始于建筑设计领域。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全球文化也开始日益趋同,这给了“国际式”通用建筑设计风格生长的土壤,使得各国建筑风格的地域性逐渐被吞没,各国的城市都变得千篇一律。地方文化的失落、特色风貌的消失,使全球各地的建筑设计师们都开始反思,“国际式”风格降温,建筑设计开始走向多元化风格,而新乡土主义思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新乡土主义强调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设计倾向,强调以民族化和乡土味为特征。它并不强调僵硬的设计原则与教条,而是在设计中探索追寻地方的历史人文精神与传统设计语言,力求使用本地的建筑修建技艺与材料,从而达到因地制宜,做到天人合一、尊重乡愁的设计。


最早的新乡土主义来源于20世纪在欧洲出现的“批判地域主义”思潮,其代表人物,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教授,著名建筑师、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批判家肯尼斯弗兰普顿,提出了其核心特征:


1.在坚持批判态度的同时并不拒绝现代建筑带来的进步, 但其片段性与边缘性特征已远离早期现代建筑规范化的理想与幼稚的乌托邦色彩。这种倾向关注“场所——形式”的关联性,认识到一 种有边界的建筑,即建筑总是生成于特定的环境。


2.建筑设计注重“建构的事实”,而非将建筑沦为舞台背景。关注建筑如何回应特定场地的因素,如地形、气候与 光的特征,反对存在着一种“普世光明”的趋向。关注视觉以外的建筑品质,如温度、湿度、空气流动以及表面材料对人体的影响。


3.反对感情用事地模仿乡土建筑。这种倾向可以在摆脱普世文明理想的文化间隙中获得繁荣。


总结而言,新乡土主义模式是一种更加贴近自然的、更加有创新意识的、更加能够用发展的眼光怀旧复古的、更加科学合理地认知人与自然和谐静谧相融的一种布局理念和整体规划意识。

 

二、新乡土主义下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当今乡村旅游的重要体验途径,是乡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乡村活动往往被忽略,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很好地实现乡村活动到旅游体验项目的转化。


以新乡土主义模式对乡村进行因地制宜的旅游开发规划,通过开发乡村休闲活动来提升发展乡村旅游,将当地特色传统的乡村活动转化为可体验、可娱乐、可学习的项目,能让更多人参与到乡村旅游之中,突出当地的人文底蕴,也能更好地提升当地乡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与收益。


1.由传统农事体验到精品农事体验

传统农事活动传承了中华文明的记忆,承载着人们回归自然的乡愁。乡村的吸引力来源于“野”。对于城市游客来说,能参与本土乡民的生活形态中,是极具吸引力的。例如,通过组织开展推磨、播种、收割、喂养家禽家畜等农事活动,让游客体验乡民劳作的艰辛。此类农事体验类项目可以与民宿、农牧场等结合。从而开发小而美、小而精的农事体验类项目。

2.由传统民俗体验到大众参与的民俗体验类项目

通过设计组织游客参与赶集、庙会等活动,让游客认识乡村贸易的民俗形态;通过组织游客体验跳鸡、抬轿子、打水漂等游戏活动,让游客体验乡村自然纯朴的休闲文化;通过设计开展乡村戏曲学唱、乡村艺人表演等文艺活动,让游客充分融入到乡村生活中。通过修葺宗祠,引领游客参观,将祠堂融入到乡村旅游中,通过主题线路和游览项目设计,使游客体验到乡村文化中“人”的代际和情感的延续。


3. 由田园生产活动到田园生态度假类项目

田园生产活动造就了乡村独具魅力的自然环境和景观空间。依托当地自然风光为基底,引入度假产品体系,完善配套设施,开展露天温泉、芳香SPA、手工作坊等项目,吸引游客进行放松休闲度假体验。


三、新乡土主义下的乡土产品创新型设计与发展路径


如果说乡村休闲活动是串联乡村空间和乡土情感记忆的情境体验方式,那么乡村农副产品就是这个情境体验中更加具象的载体。这一体验通过农事体验、民俗演绎、田园度假实现由田间到餐桌、由生产到生活、由休憩到养生的全方位的独特体验路径。乡土产品的创新开发和应用成为这一体验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1. 以+旅游、+商业、+互联网的思维,创新乡土产品发展路径


随着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注重,未来农业发展可以从有机生态、健康养生等方向着手。可以瞄准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作物,如芳香作物、绿色蔬果、健康中草药等。通过做好“农业+旅游”、“农业+商业”、“农业+互联网”融合发展,全面升级传统农业。


2. 挖掘稀缺性创新型设计,打造个性特质鲜明的乡土产品路径


绿色有机产品在当下相对稀缺。尤其是在空气、水资源大量被污染的城市群周边。因此,自然生态保护较好的偏远地带发展生态有机产品就是一种相对稀缺性的挖掘。随着饮食观念的转变,人们日益趋向选择绿色有机食品,对自身健康更为关注。这类产品受到市场的强烈关注。


此外,由于文化差异性的存在,文化稀缺性同样存在。通过挖掘当地原有民宿、历史文化等,以商品的形式展现文化韵味,这种文化类旅游产品不仅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对于文化的传承也有较大的作用。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1号华中农业大学原附中3号楼

电话: 027-87285566

邮箱:hzausjy@126.com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20111066827756H

Copyright©武汉华中农大城乡规划设计院All Rights Reserved.